自考“我国法制史”考试纲要——汉朝的法令准则
学习意图与需求
了解汉朝立法概略,了解汉朝法制指导思维的演化,把握汉朝首要的法令方法、科罪量刑的首要准则与刑制变革及春秋决狱等司法准则。
课程内容
第一节 汉朝的法制指导思维
一、黄老“无为而治”思维
无为而治;轻徭薄赋;约法省刑。
二、以儒为主,礼法并用
独尊儒术;德主刑辅、礼法并用。
第二节 汉朝的立法概略
一、首要立法
西汉前期的首要立法;西汉中后期的首要立法;东汉期间的首要立法。
二、首要的法令方法
律、令、科、比。
第三节 汉朝法制的首要内容
一、刑事法制
科罪量刑的准则;首要罪名;西汉中期的刑制变革。
二、民事法制
所有权;债务;婚姻家庭准则;承继准则。
三、行政法制
行政机关;官吏办理准则;督查准则。
四、经济法制
赋税准则;工商业法令准则;对外贸易法令准则。
第四节 汉朝的司法准则
一、司法机关
中心司法机关;当地司法机关。
二、诉讼审判准则
申述;拘捕与拘押;审判;复审与上报;录囚;大赦。
三、春秋决狱与秋冬行刑
春秋决狱;秋冬行刑。
查核知识点
汉朝法制指导思维:“约法三章”;汉律六十篇;律、令、科、比;矜老恤幼准则;上请;亲亲得相首匿;僭越;犯跸;首匿;通行饮食;见知故纵;左官;酎金不如法;阿党附益;文景期间的刑制变革;取息过律:“非正”与“非子”;尚书台;州郡县三级制;上计;六条问事;廷尉;读鞫;乞鞫;录囚;春秋决狱。
查核需求
一、汉朝的法制指导思维
体会:汉朝的法制指导思维的演化。
二、汉朝的立法概略
识记:汉律六十篇;律、令、科、比四种首要法令方法。
三、汉朝法制的首要内容
1.识记:矜老恤幼准则;僭越;犯跸;首匿;通行饮食;见知故纵;左官;酎金不如法;阿党附益;取息过律:“非正”与“非子”罪;尚书台;州郡县三级制;上计;六条问事。
2.体会:亲亲得相首匿准则建立的含义;文景期间刑制变革的内容与含义。
四、汉朝的司法准则
1.识记:廷尉;读鞫;乞鞫;录囚。
2.体会:春秋决狱的内容及其影响。
相关热词搜索:山西自考大纲
- 上一篇:自考“我国法制史”考试纲要
- 下一篇:自考“我国法制史”考试纲要——秦朝的法则准则
